.
其他 
 
  

癲癇的模仿者系列-新生兒良性睡眠肌抽躍

新生兒良性睡眠肌抽躍

(Benign neonatal sleep myoclonus, BNSM)

小兒腦神經科 王麗君醫師

(案例一)

今天小兒神經科李醫師門診來了一個抱著個只有幾天大新生兒的焦慮的媽媽。 一問之下,是個才剛出生一個五天大的寶寶,出生後就和媽媽一起在月子中心照顧,原本喝奶沒問題也睡得好。但這兩天月子中心發現寶寶怎麼在睡著之後雙手或手腳會不規律抖個四五下,而且有時候手先抖動兩三下再換成腳,腳抖了四五下換成腳,這樣來回抖動會持續可以持續分鐘不等。但是寶寶在起床後、喝奶時都沒有看到這樣的狀況。月子中心覺得這樣的狀況並不常見,建議家屬還是帶來給醫院檢查比較好。 媽媽聽了趕緊到網路上去查資料,卻查到「抽動、癲癇」等字樣,媽媽擔心自己的小孩會不會是新生兒抽搐或癲癇?會不會影響長大後智力發展、要不要儘早服用癲癇藥? 在小兒腦神經科診間,看了寶寶抖動的影片,醫師也跟媽媽確定了小孩抖動是否都在睡覺的時候。於是跟媽媽解釋說寶寶這個睡覺時候的抖動其實是所謂的「新生兒良性睡眠肌抽躍」。

何謂「新生兒良性睡眠肌抽躍」
(Benign neonatal sleep myoclonus, BNSM)?

「新生兒良性睡眠肌抽躍」是在新生兒時期有可能會出現的動作。其是個正常的生理現象。這個動作通常是在剛出生幾個禮拜內出現,不一定每個小孩都會有。如果出現的話,這些動作可能持續幾個月到幾歲大。有些小孩因此更被誤診為新生兒抽搐而誤用癲癇藥物。 其抖動型態的特點有幾個:

  1. 入睡後才出現的四肢的不規則抖動,而且不一定手腳同時一起抖動。通常爸爸媽媽會觀察到小朋友抖動多樣化:有時候手腳一起抖動,有時候只有手抖個兩三下,停了幾秒,接下來換成腳,輪流抖動。一般很常出現且甚至有時可預測出現的時間點,且有可能持續長達半個小時,因此爸媽通常有時間把他錄下來。有些小孩在被包覆得較緊也有可能比較容易看到。
  2. 在抖動的時候,大部分的小孩還是會睡得很香甜,且不會有唇色發黑的現象。
  3. 這些抖動會在喚醒小孩之後即消失。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會造成小朋友抖動。因此如果家裡有新生兒發生抖動,但照顧者不確定是不是這個現象或者擔心有沒有可能是癲癇,可以把小孩帶來給小兒神經科醫師評估,最好是有攜帶錄下的影像,並把觀察到抖動的時間點告訴醫師,以便協助醫師做診斷。

當然,還有其他原因會造成小朋友抖動。因此如果家裡有新生兒發生抖動,但照顧者不確定是不是這個現象或者擔心有沒有可能是癲癇,可以把小孩帶來給小兒神經科醫師評估,最好是有攜帶錄下的影像,並把觀察到抖動的時間點告訴醫師,以便協助醫師做診斷。

新生兒良性睡眠肌抽躍」需要治療嗎?

「新生兒良性睡眠肌抽躍」為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這些抖動並不會影響當下的呼吸心跳或者腦部的血流,也不會影響日後的發展。因此照顧者在小朋友發生這些抖動的時候只要觀察即可,長大後就會慢慢消失,並不需要特別服用任何藥物

 

 
 

 

top